查看原文
其他

【纺织头条】震惊!揭开纺织服装企业的成本账:价格竟然十几年未变!一件出口西服利润为零,一双鞋难赚一块钱!

2016-12-30 中国绸都网


导读

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,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,也为当地贡献了不少的财税收入。然而,近年来,受到市场需求缩小,经营成本上升的双面夹击,我国服装制造业正在经历成本之困。


下面,让我们跟随央视调查镜头,走进鞋业出口代工基地广东东莞,以及纺织服装名镇浙江诸暨,来看看纺织服装企业的生存状况。


水涨船不高,鞋价16年未变,一双鞋难赚一块钱!

制鞋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,然而在经历了订单下滑,鞋企大规模外迁之后,东莞留存的鞋类企业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j0361sg8nf5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张建兵是东莞一家鞋企的负责人,最近他正在考虑明年扩大内销的业务量,来缓解工厂的盈利压力。从事鞋业20年的张建兵见证了东莞鞋业的辉煌和低落,他无奈地告诉记者,目前代工的成本几乎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,利润更是遇到了天花板。



“这个品牌是我们工厂做了16年的一个品牌,当年的价格大概是15美金一双,那现在还是15美金。当年的工人工资一月才几百块钱,不到1000钱,现在工人月平均工资达到4000块,利润空间几乎已经没有了,成本已经达到价格的天花板了,利润不会超过一块钱人民币。”


不止是张建兵,从在台资鞋企打工到自己创业的吴亮也正承受着高成本的压力,但和张建兵走扩大内销来缓解盈利压力策略不同的是,吴亮正在考虑是否该进行工厂机器换人了,因为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让他走在了盈亏的钢丝绳上,稍有不慎就有亏损的危险。



广东东莞龙优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:就是比较低了,利润大概在2%-3%左右了 ,我们现在就是接近亏本和盈利边缘之间,主要面临着很大的压力,人工压力,各方面社保的压力,以及不像早些年工人那么好管。



和张建兵和吴亮比起来,巩伦贵所在的企业日子显然要好过一些,外单代工只是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业务,目前代工利润维持在5%左右。近年来的代工利润的大幅下滑让巩伦贵颇为感慨。



千百度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巩伦贵:在金融危机以前,我们估计在(利润)10%以上,金融危机以后,从08年以后,我们在8个点左右。但是,今年包括去年大概在5个点,在中间下滑的,我们在5点,4.8到5个点OEM的工厂。



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,原材料的上涨,制鞋成本已经居高不下。另外,国际市场需求不振,鞋企业外迁东南亚,订单转移。东莞留存鞋企业的利润一般在2%-3%,利润高一点的不到5%,有不少企业处在亏损状态。


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:现在工厂一旦管控不好,它不但不赚钱,就变成亏钱了嘛 。现在员工存在很大不稳定性,所以经常导致货期交不上,造成产品供应出问题,这样订单肯定也不赚钱。


一件出口西服的成本账:利润竟然为零!

鞋企类似的处境,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也正在遭遇。在诸暨市的枫桥镇,做外贸代工的浙江开尔制衣董事长何志江表示:为了维持生产,这件男士西服的利润已经见底了。如果以前做代工的话,可以挣到30到40块钱,现在是保本。

记者:一点钱都不赚?何志江:如果厂房、设备要去买新的,再加上承担了银行贷款的话,那根本没有利润,是亏损的。


何志江介绍,这种普通的毛料西服在英国市场零售价格为150欧元,折合人民币约1120元。但是,每件西服的代工出口价格只有470元,并且,这个价格十年来一直没有变动。


从470元的成本费用来看,毛料主料要花300元(占比64%),纽扣等辅料、包装、物流等花销由原来的30元上升到现在的60元(30-到60)(占比13%);



水电气等动力能源支出由原来的2、3元上升到现在的10元(2、3-到10)(占比2%

);



增值税及附加为25.85元(占比5.5%),机器设备折旧及维修保养支出5元(占比1%);



劳动力成本支出由原来的20元上升到现在的5、60元(20-到5、60)(占比13%);



土地相关费用支出由原来的3元上升到现在的10元(3-10)(占比2%左右);


加上贷款融资的成本,生产企业已经没有利润可剩了(利润0)。


从这件西服的成本费用构成来看,占比最高的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,而占比上升较快的也是劳动力成本。


编后语

近段时间以来,石油价格、原料价格上涨的消息不绝于耳,原料成本上涨5%~10%的情况压得下游鞋材、纺织服装企业苦不堪言。在大环境整体形势低迷的情况下,原料费、染费、运费等的上涨,无疑让企业雪上加霜。


一个环节成本的上涨,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,影响着整个产业。此番汹涌而来的涨价潮,将从产业链最上游的化纤、鞋材、面料波及末端的经销商,对行业确实是一次震荡。


供应商、生产商,还是对成品企业而言,都是挑战。纵观前几年的一次次涨价,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又是行业的一次洗牌,当然,最终留下来的企业拼的是自身实力。


本文信息综合整理自:央视财经

编辑:中国绸都网,转载请注明出处

热搜文章推荐

 恒力集团在深圳营收已超600亿!广东省委副书记、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会见陈建华时说:支持恒力集团在深圳长足发展!


 原油减产协议临近,聚酯限产会议召开,再加一化纤大厂火灾,涤纶长丝又要见涨了!


☑ 织造行情看不清?年度精辟分析来了!(不看后悔)


☑ 扛住了涨价! 熬过了淡季!躲过了停产!回过头来看,才知道这一年纺织人多么不易,向你们致敬! 


☑ 难逃“出走”命运?中国成本攀升,又一纺织巨头筹资6.5亿越南建厂!


(责任编辑:张晓莉;编审:吴万玉


第四届江苏(盛泽)纺博会(2017年10月)预报名通道,戳这里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